[#日常書摘]
童偉格,〈時光所見〉,《童話故事》(印刻,2013),頁38-39。
「他望著教師離開,有生以來,第一次不能克制眼淚,第一次感到如此悲傷。他想像從西伯利亞到東歐,究竟有多少夜行者死於床單上的殺伐。他想像那樣珍貴的彩虹大王蝶,在教師眼中看來是什麼模樣。他想像在有限生命裡,人對人的償還與安慰,各種形式的。他並非不知教師的勞苦與誠心,他只是不無悲傷地猜想自己的德語終究學得還不夠好,以致他忘記該怎麼跟教師說:老師,您抓到的,這隻羽翼織紋相似的東西,甚至不是一隻蝴蝶,是一隻蛾。
相似的雙胞胎;生命自有其異質的正義,容量大於死亡。因為每個生命涵容的死亡,大約總是複數的:某一次是真的;某一次消散在光縫;某一次,因為並不真正理解的他人,嘗試真誠地安慰他。
最後那次不知怎的,特別讓人,為了一種回返而哀慟。」